:::

  簡介、治理

  台灣無論是「地理」上的偏鄉,如台東、花蓮等,或「心理」上的偏鄉,如都會未受注意的角落,長期存在人口老化、長者獨居或兩老相依、隔代教養等情況。台東基督教醫院在巡迴醫療服務中看見社區部落長者除醫療照顧外,更需要各種生活照顧服務,民國91年在周麗華女士慨捐壹千萬元的支持下,參考聖經「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成立「一粒麥子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效法東基宣教士漂洋過海深耕偏鄉「為主服務」的精神,開始投入台東偏鄉老人社區照顧服務。

     廿多年來,一粒麥子以「長者服務」為核心,從事各項社區照顧服務,從設立老人日托站開始,陸續開辦送餐服務、居家服務、交通接送、沐浴車、乾燥車、住屋修繕等,並在社區部落佈建老人日托站、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文化健康站、日間照顧中心等,輔以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全方位照顧偏鄉長者的日常生活。

  一粒麥子基金會除台東縣外,民國94年起,在花蓮縣、宜蘭縣、台南市、新北市、台北市、屏東縣成立服務中心,推動老人、身心障礙、兒童及青少年服務。一粒麥子在各縣市所投入服務的區域,多屬需求高、服務困難地區,如新北市平溪區是全國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鄉鎮,宜蘭縣除了平地鄉鎮外,也深入原鄉大同鄉,台北市則是在獨居長者高度集中的萬華區投入據點及日照服務。

     一粒麥子服務團隊秉持「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服務信念,將持續深入偏鄉偏區協助長者及家庭打造「豐盛有福、平安喜樂」的銀髮生活。

財團法人一粒麥子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誠信經營規範

108517日訂定

109110日二修

1135 3日三修

第一章  

  第一條  制定目的

  財團法人一粒麥子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下稱本會)為建立

  誠信經營之組織文化並健全永續發展環境,爰依衛生福利部全國性

  社會福利財團法人誠信經營規範指導原則,訂定本會誠信經營規範

  (下稱本規範)。

  第二條  適用對象

  本會董事、執行長、主管、員工、受任人及承攬人等具有實質控制

  能力者(下稱實質控制者)。

第二章  誠信經營政策

  第三條  法人宗旨任務

  本會捐助章程第三條規定:「本會以宏揚基督耶穌救人博愛精神,

  推展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為目的」,本會應本於捐助章程所定設立宗旨

  目的,積極落實以下各項任務。

  一、辦理長期照顧事業。

  二、辦理老人福利事業。

  三、辦理身心障礙福利事業。

  四、辦理青少年福利事業。

  五、辦理兒童福利事業。

  六、辦理志願服務事業。

  七、辦理社區發展事業。

  八、辦理生活扶助、急難救助及災害救助。

  九、舉辦社會福利、健康促進、長期照顧及全人關懷教育研習推廣

              活動。

  十、辦理其他符合本會設立目的之相關公益性社會福利事務。

  第四條  遵守法令   

          本會應蒐集與社會福利法人相關之政府法律、法規命令、行政規則

          及(令)釋(以下併稱法令),併同本會捐助章程與其他所有內部

          管理規章(下稱內規),編製成冊;修正時,亦同。

          董事長、董事、執行長及其他承辦業務之人員(以下併稱所屬

          人員),應定期了解前項法令與本會內規之規定及其修正或廢止之

          內容。

  第五條  誠信行為

          本會所屬人員於從事業務之過程中,不得要求、期約或收受任何

          不正當利益,或有其他違反誠信、不法或違背受託義務等不誠信

          行為。

  第六條  利益迴避

          本會所屬人員執行職務時,有利益衝突者,應自行迴避。

          前項所稱利益衝突,指本會所屬人員得因其作為或不作為,直接或

          間接使本人或其關係人獲取利益之情形。

          前項所稱利益,指本會所屬人員執行職務,不當增加其本人或 

          其關係人金錢、物品或其他財產上之價值;關係人,指配偶或

          二親等內之親屬。

  第七條  財務透明

          本會應就收入、支出、薪資、財產管理、行政管理(例如印鑑

          管理)及其他重要事項,訂定透明之作業程序;本會所屬人員應

          依作業程序辦理。

  第八條  資訊公開

          本會應主動公開下列事項,並定期更新。但財團法人法、個人資料

          保護法或其他法律規定應不公開者,不予公開:

          一、捐助章程。

          二、董事名冊。

          三、工作計畫及經費預算。

          四、工作報告及財務報表。

          五、風險評估報告(當工作計畫及經費預算與洗錢或資恐高風險

              國家或地區有關時)。

          六、接受補助、捐贈名單清冊及支付獎助、捐贈名單清冊。

          七、其他本會董事會決議公開之事項。

  第九條  自主管理

          本會所屬人員執行職務或開會,其程序、決議、採購或其他事項,

          應依內規及法令之規定辦理。

第三章  防範不誠信行為之行為指引

  第十條  不誠信行為

          本會實質控制者於執行業務過程,不得直接或間接提供、收受、

          承諾或要求任何不正當利益,或從事其他違反誠信、不法或違背

          受託義務之行為,以求獲得或維持利益(下稱不誠信行為)。

          前項行為之對象,包括公職人員、參政候選人、政黨或黨職人員,

          以及任何公、民營企業或機構及其董事(理事)、監察人(監事)、

          經理人、員工、具委任關係之人、具有實質控制能力之人或其他

          利害關係人。

  第十一條  防範方案

          本會應建立不誠信行為風險之評估機制,定期分析及評估業務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險之業務活動,據以訂定防範方案並定期

          檢討防範方案之妥適性與有效性。另宜參酌國內外通用之標準或

          指引訂定防範方案,至少應涵蓋下列行為之防範措施:

          一、行賄及收賄。

          二、提供非法政治獻金。

          三、不當慈善捐贈或贊助。

          四、提供或接受不合理禮物、款待或其他不正當利益。

          五、侵害業務秘密、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及其他智慧財產權。

          六、從事不公平競爭之行為。

          七、服務及產品於研發、提供或銷售時直接或間接損害服務對象或

              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

  第十二條  利益態樣

          本規範所稱利益,係指任何形式或名義之金錢、餽贈、禮物、佣金

          、職位、服務、優待、回扣、疏通費、款待、應酬及其他有價值之

          事物。但屬正常社交禮俗,且係偶發而無影響特定權利義務之虞時

          ,不在此限。

  第十三條  不正當利益之認定標準

          本會所屬人員直接或間接提供、收受、承諾或要求第十二條規定之

          利益時,除有下列各款情形外,應符合本規範規定,並依相關程序

          辦理後,始得為之:

          一、基於業務需要,於國內(外)訪問、接待外賓、推動業務及

              溝通協調時,依當地禮貌、慣例或習俗所為者。

          二、基於正常社交禮俗、業務目的或促進關係參加或邀請他人舉辦

              之正常社交活動。

          三、因業務需要而邀請服務對象或受邀參加特定之業務活動、機構

              參訪等,且已明訂前開活動之費用負擔方式、參加人數、住宿

              等級及期間等。

          四、參與公開舉辦且邀請一般民眾參加之民俗節慶活動。

          五、主管之獎勵、救助、慰問或慰勞等。

          六、為社會禮儀習俗或其他符合本會規定者。

第四章  防範不誠信行為作業程序

  第十四條  專責單位

          本會指定董事長室稽核為專責單位(下稱本會專責單位),負責防範

          不誠信行為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之修訂、解釋、諮詢服務暨通報

          內容登錄建檔等相關作業及監督執行,主要統籌職掌下列事項,

          定期(至少一年一次)向董事會報告:

          一、協助將誠信與道德價值融入本會經營策略,並配合法令制度

              訂定確保誠信經營之相關防弊措施。

          二、定期分析及評估業務範圍內不誠信行為風險,並據以訂定防範

              不誠信行為方案,並於各方案內訂定工作業務相關標準作業

              程序及行為指南。

          三、規劃內部組織、編制與職掌,對業務範圍內較高不誠信行為

              風險之業務活動,安置相互監督制衡機制。

          四、誠信政策宣導訓練之推動及協調。

          五、規劃檢舉制度,確保執行之有效性。

          六、協助董事會及管理階層查核及評估落實誠信經營所建立之防範

              措施是否有效運作,並定期就相關業務流程進行評估遵循情形

              ,作成報告。

  第十五條  收受不正當利益之處理程序

          本會所屬人員遇有他人直接或間接提供或承諾給予第十二條規定之

          利益時,除有第十三條各款所訂情形外,應依下列程序辦理:

          一、提供或承諾之人與其無職務上利害關係者,應於收受之日起

              三個工作日內,陳報其直屬主管,必要時並知會本會專責單位

             

          二、提供或承諾之人與其職務有利害關係者,應予退還或拒絕,並

              陳報其直屬主管及知會本會專責單位;無法退還時,應於收受

              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交本會專責單位處理。

          前項所稱與其職務有利害關係,係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具有業務往來、指揮監督或費用補(獎)助等關係者。

          二、正在尋求、進行或已訂立承攬、買賣或其他契約關係者。

          三、其他因本會業務之決定、執行或不執行,將遭受有利或不利

              影響者。

          本會專責單位應視第一項利益之性質及價值,提出退還、付費收受

          、歸公、轉贈慈善機構或其他適當建議,陳報董事長核准後執行。

  第十六條  禁止疏通費及處理程序

          本會不得提供或承諾任何疏通費。

          本會所屬人員如因受威脅或恐嚇而提供或承諾疏通費者,應記錄

          過程陳報直屬主管,並通知本會專責單位。

          本會專責單位接獲前項通知後應立即處理,並檢討相關情事,

          以降低再次發生之風險。如發現涉有不法情事,並應立即通報司法

          單位。

  第十七條  政治獻金之處理程序

          本會不從事政治獻金,本會所屬人員如有從事政治獻金情況時,以

          合法政治獻金為限。

  第十八條  捐贈或贊助之處理程序

          本會提供捐贈或贊助,應依財團法人法及本會捐贈贊助內規辦理。

  第十九條  利益迴避

          本會董事及其他出席或列席董事會之利害關係人,對董事會所列

          議案,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

          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要內容,如有害於本會利益之虞時,不得加入

          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

          其表決權。董事間亦應自律,不得不當相互支援。

          本會所屬人員於執行業務時,發現可能使其自身、配偶、父母、

          子女或與其有利害關係人獲得不正當利益之情形,應將相關情事

          同時陳報直屬主管及本會專責單位,直屬主管應提供適當指導。

          本會所屬人員不得將本會資源使用於本會以外之業務活動,且不得

          因參與本會以外之業務活動而影響其工作表現。

  第二十條  業務秘密及智慧財產權保密機制 

          本會由總會制度管理組負責制定與執行本會之業務秘密、商標、

          專利、著作等智慧財產之管理、保存及保密作業程序。

          本會所屬人員應確實遵守前項智慧財產之相關作業規定,不得洩露

          所知悉之業務秘密、商標、專利、著作等智慧財產予他人,且不得

          探詢或蒐集非職務相關之業務秘密、商標、專利、著作等智慧財產

         

  第二十一條  保密約定

          參與本會重要備忘錄、業務合作計畫或重要契約之其他機構或人員

          ,必要時應簽署保密合約,承諾不洩露其所知悉之本會業務機密或

          其他重大資訊予他人,且非經本會同意不得使用該資訊。

  第二十二條  服務及產品之服務對象權益保障 

          本會對於所提供之服務及產品所應遵循之相關法規,應進行蒐集與

          瞭解,促使本會所屬人員於服務及產品之開發或輸送過程,確

          保服務及產品之資訊透明性及安全性。

          本會制定並於官方網站公開對服務對象或其他利害關係人權益保護

          政策,以防止服務或產品直接或間接損害服務對象或其他利害

          關係人之權益、健康與安全。

          如有事實足認本會服務、產品有危害服務對象或其他利害關係人

          權益之虞時,本會應儘速停止提供該服務、產品,並提出檢討改善

          計畫。

  第二十三條  對外宣示誠信經營政策

          本會應於內規、年報、官方網站或其他文宣上揭露誠信經營政策,

          使捐款人、服務對象或其他業務相關機構與人員均能清楚瞭解誠信

          經營理念與規範。

  第二十四條  建立業務關係前之誠信經營評估

          本會與他人建立業務關係前,應先行考量業務往來對象之合法性,

          以及是否曾涉有不誠信行為之紀錄,以確保其業務經營方式公平、

          透明且不會要求、提供或收受賄賂。

  第二十五條  與業務對象說明誠信經營政策

          本會所屬人員如遇業務往來對象直接或間接提供、承諾、要求或

          收受任何形式或名義之不正當利益,應向其說明本會之誠信經營

          政策與相關規定,並予拒絕。

  第二十六條  避免與不誠信經營者交易

          本會所屬人員應避免與涉有不誠信行為之業務往來對象從事業務

          交易,經發現業務往來或合作對象有不誠信行為者,應立即停止與

          其業務往來。

  第二十七條  契約明訂誠信經營

          本會應將誠信經營條款納入契約書範本,並要求簽約對象確實遵守

          本會誠信經營政策,如對象涉及不誠信行為,本會得隨時終止契約

         

          契約若無載明時,本會將提醒簽約對象並進行溝通。

第五章  不誠信行為之檢舉、申訴及獎懲

  第二十八條  檢舉管道

          本會建立獨立檢舉信箱(audit@wheat.org.tw)檢舉專線 (089-960888
           #2156供本會內部及外部人員使用,並以本 會專責單位主管擔任管理
                人。前述檢舉信箱應公告於本會官網及內部網站,任何人發現有犯罪、
                舞弊或違反法令之虞時,均得提出檢舉。

          檢舉人須透過檢舉信箱檢舉,並提供足夠資訊以利查證(包含相關

          人員的姓名、單位、職稱、事件發生日期及內容說明),如檢舉內容

          已載明具體事證,本會應受理,並進行後續調查程序。

  第二十九條  檢舉人保護

          本會承諾保護檢舉人不因檢舉情事而遭不當處置,為使制度有效

          運作,本會不得因所檢舉案件而對檢舉人予以歧視、解雇、解任、

          降調、減薪、損害其依法令、契約或習慣上所應享有之權益,或

          其他不利處分;且檢舉人之身分資料應予保密,不得洩漏足以識別

          其身分之資訊。本會專責單位及其他協助處理檢舉情事之相關單位

          人員應以書面聲明保密檢舉人身分及檢舉內容,不得任意透露其

          身份予他人。

  第三十條  檢舉事件處理程序

          本會專責單位對於不誠信行為之檢舉案件依下列程序處理:

          一、確定檢舉情事是否在檢舉適用範圍,並於檢舉人提出檢舉後

              三個工作日內,將受理情形通知檢舉人。檢舉案件如係惡意

              攻訐、虛偽不實或無具體內容,或非違反第三條及其他相關

              法令規定之不誠信行為者,本會專責單位將不予受理。

          二、本會專責單位於受理檢舉案件應陳報董事長後進行查證工作,

              必要時由總會或其他相關部門提供協助。進行調查程序時,

              相關人員如有洩密,且經查證屬實,視情節輕重,依工作規則

              相關懲處規定議處,受理及調查過程,有利益衝突之人,應予

              迴避;檢舉案件之處理情形,應適度以書面或其他方式通知

              檢舉人。

          三、如經證實被檢舉人確有違反相關法令或本會誠信經營政策與

              規定者,應立即要求被檢舉人停止相關行為,並為適當之

              處置,且於必要時應透過法律程序請求損害賠償,以維護本會

              名譽及權益。如為重大偶發事件或違法案件,應主動向相關

              機關通報或告發。

          四、本會專責單位人員受理檢舉案件後無正當理由而未處理,或被

              檢舉人之主管於被檢舉前已知悉有非法、不道德或不誠信行為

              之情事而未處理者,依本會相關懲戒規定辦理。

          五、如檢舉情事經查證屬實,檢舉情事涉及一般員工者應呈報至

              執行長;如涉及管理階層者,調查報告應呈報董事長;如涉及

              董事者,調查報告應呈報董事會。

          六、如檢舉情事經查證屬實,應會同相關單位檢討相關內部控制度

              ,並提出改善措施,以杜絕相同行為再次發生。

          七、如經調查發現檢舉情事屬重大違規或本會有受重大損害之虞時

              ,本會專責單位應將檢舉情事、其處理方式及後續檢討改善

              措施,立即作成報告,以書面通知董事長並向董事會報告。

              必要時,並應向主管機關報告或移送司法機關偵辦。

  第三十一條  申訴制度

          本會於做出懲處決定前,應提供被檢舉人陳述意見或申訴之機會,

          申訴程序依本會「員工申訴辦法」規定辦理。

  第三十二條  獎懲制度

          本會對於本會所屬人員違反誠信行為者,應依相關法令或本會相關

          人事規章懲處,情節重大者並應予以開除。

          本會鼓勵內部及外部人員檢舉不誠信行為或不當行為,視檢舉情事

          之情節輕重給予獎勵;內部人員如有虛報或惡意指控之情事,應予

          以懲戒處分,情節重大者應予以開除。

  第三十三條  紀錄保存

          檢舉受理、調查過程、調查結果均應留存書面文件,並至少保存

          五年,其保存得以電子方式為之。保存期限未屆滿前,如發生與

          檢舉內容相關之訴訟時,相關資料應續予保存至訴訟終結止。

  第三十四條  內部公告

          本會應於內部網站揭露違反誠信行為並受懲處之人員職稱、姓名、

          違反日期、違反內容及處理情形等資訊。

第六章  誠信經營教育訓練及檢討改進

  第三十五條  教育訓練

          本會董事長及專責單位應定期向本會所屬人員舉辦誠信經營內部

          宣導及教育訓練,傳達誠信之重要性。另邀請與本會從事業務行為

          之相對人座談說明,使其充分瞭解本會誠信經營之決心、政策、

          防範方案及違反不誠信行為之後果。

  第三十六條  檢討改進

          本會應隨時注意國內外誠信經營相關規範之發展,並鼓勵本會所屬

          人員提出建議,據以檢討改進誠信經營政策及推動措施,以提昇

          本會誠信經營規範之落實成效。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規範經董事會會議通過,董事長核定公告後施行;修正時

          亦同。

本會不誠信行為之檢舉信箱:audit@wheat.org.tw

一粒麥子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

第一條  制定目的

        一粒麥子基金會及附設機構(下稱本會)為防治性騷擾及性侵害行為

        之發生,保護被害人之權益,提供服務對象、工作人員(員工、志工

        、工讀生、實習生)、派遣勞工及求職者,免於性騷擾之工作及服務

        環境,並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戒及處理措施,以維護當事人

        權益及隱私,爰依性別平等工作法、性騷擾防治法及勞動部頒布

        「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訂定準則」規定,訂定

        「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下稱本辦法)。

第二條  定義

        一、性騷擾

            (一)性別平等工作法第12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指下列情形之一:

                  1.受僱者於執行職務時,任何人以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

                    性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對其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

                    冒犯性之工作環境,致侵犯或干擾其人格尊嚴、人身

                    自由或影響其工作表現。

                  2.雇主對受僱者或求職者為明示或暗示之性要求、具有

                    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作為勞務契約成立、

                    存續、變更或分發、配置、報酬、考績、陞遷、降調、

                    獎懲等之交換條件。

                  本法所稱權勢性騷擾,指對於因僱用、求職或執行職務

                  關係受自己指揮、監督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適用本法之規定:

                  1.受僱者於非工作時間,遭受所屬事業單位之同一人,

                    為持續性性騷擾。

                  2.受僱者於非工作時間,遭受不同事業單位,具共同作業

                    或業務往來關係之同一人,為持續性性騷擾。

                  3.受僱者於非工作時間,遭受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為

                    性騷擾。

                  前三項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

                  工作環境、當事人之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

                  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二)性騷擾防治法第2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

                  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

                  1.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

                    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

                    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育、

                    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

                  2.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

                    喪失或減損其學習、工作、訓練、服務、計畫、活動

                    有關權益之條件。

                  本法所稱權勢性騷擾,指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

                  、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

                  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

        二、性侵害犯罪

            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2條所定之犯罪,即刑法第221條至第227

            、第228條、第229條、第332條第2項第2款、第334條第2項第2

            、第348條第2項第1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第三條  適用對象

        一、本辦法適用於本會各級主管對其所屬員工、工作人員相互間或

            工作人員與服務對象間所發生之性騷擾事件。

        二、性騷擾之行為人如非本會工作人員或申訴人如為求職者,本會仍

            依本辦法相關規定辦理,並提供被害人應有之保護。

第四條  防治措施

        一、本辦法列入所有新進工作人員之職前訓練內容,並備有紀錄。

        二、本辦法相關資訊於本會網站/最新訊息宣導廣告之處公開揭示。

        三、本會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建立友善工作環境,提升主管與

            員工性別平權之觀念,消除工作環境內源自於性或性別的敵意

            因素,以保護服務對象及工作人員不受性騷擾及性侵害之威脅。

            如有性騷擾或疑似情事發生時,應即檢討並改善防治措施。

        四、本會各單位每年於工作人員在職訓練或工作坊中合理規劃、辦理

            兩性平權及性騷擾防治相關課程,並鼓勵工作人員參與性騷擾及

            性侵害防治相關教育訓練。

        五、若工作人員於非本會所能支配、管理之工作場所工作,經評估後

            本會應為工作環境性騷擾風險類型辨識提供必要之防護措施,

            應事前詳為告知,以為防範。

第五條  性騷擾申訴管道

        一、本會工作人員性騷擾事件之申訴,受理人為董事長室,專線電話

            及專用信箱如下:

            (一)專線電話:089-960888#2156

            (二)專線傳真:089-320332

            (三)專用信箱:vip@wheat.org.tw

            (四)郵寄地址:台東市開封街35011樓。

        二、本會服務對象性騷擾事件之申訴,受理人為各中心主任,專線

            電話、專用信箱及郵寄地址另列。

第六條  性騷擾事件糾正補救措施

        本會工作人員於知悉有性騷擾或性侵害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且有效

        之糾正及補救措施,並注意下列事項:

        一、給予被害人心理支持,視需要協助就醫,並於必要時通知警察

            機關到場處理。

        二、協助被害人申訴並保全相關證據。

        三、保護被害人之權益及隱私。

        四、協助提出性騷擾申訴。

第七條  性騷擾申訴審議委員會(下稱性騷擾申審會)

        一、(工作人員)性騷擾申審會之設置

            本會於董事長室設立「工作人員性騷擾申審會」,以保密方式

            處理工作人員被性騷擾之申訴案件,並確保雙方當事人之隱私權

            。其設置要點如下:

            (一)工作人員性騷擾申審會置主任委員1人,由董事長或其

                  指定人擔任,並為會議主席,主任委員因故無法主持會議

                  時,得另指定其他委員代理之;委員共5人,由董事長

                  指派董事1人、執行長、本會職業安全衛生及人力資源

                  主管各1人兼任之,其中女性委員應有3人。

            (二)委員任期3年,與董事會任期相同,均為無給職,因故

                  出缺時,繼任委員之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三)董事長室社會行政師為工作人員性騷擾申審會秘書,負責

                  發佈開會通知、會議記錄及決議追蹤、通報董事會與地方

                  主管機關等。

        二、(服務對象)性騷擾申審會之設置

            本會於各中心設立「服務對象性騷擾申審會」,以保密方式處理

            服務對象被性騷擾之申訴案件,並確保雙方當事人之隱私權。

            其設置要點如下:

            (一)服務對象性騷擾申審會置主任委員1人,由中心主任或其

                  指定人擔任,並為會議主席,主任委員因故無法主持會議

                  時,得另指定其他委員代理之;委員共3人,由總會職安

                  (或人資)主管及事件單位主管各1人兼任之,其中女性

                  委員應有2人。

            (二)委員均為無給職,因故出缺時,繼任委員由主任委員指派

                 

            (三)主任委員應指派社工擔任服務對象性騷擾申審會秘書,

                  負責發佈開會通知、會議記錄及決議追蹤、通報董事長室

                  與地方主管機關等。

        二、召開性騷擾申審會

            (一)性騷擾申審會得以實體或視訊方式進行,委員應親自出席

                  ,不得代理。

            (二)應有全體委員半數以上出席始得開會,並應有半數以上之

                  出席委員之同意始得作成決議,可否同數時取決於主席。

            (三)會議應為附具理由之決議,並得作成懲戒或其他處理之

                  建議。

            (四)會議決議應以書面通知申訴人、行為人、本會董事會及

                  地方主管機關。

第八條  提出性騷擾申訴

          發生性騷擾事件時,被害人本人或其法定/委任代理人應以書面或

          言詞向性騷擾申審會依下列規定提出申訴:

          一、屬權勢性騷擾以外之性騷擾事件者,於知悉事件發生後2年內

        提出申訴。但自性騷擾事件發生之日起逾5年者,不得提出。

    二、屬權勢性騷擾事件者,於知悉事件發生後3年內提出申訴。

        但自性騷擾事件發生之日起逾7年者,不得提出。

    三、被申訴人為本會負責人,申訴人(本會工作人員)得於離職日

        1年內申訴,性騷擾行為逾10年不得提出。

          四、性騷擾事件發生時被害人未成年者,得於成年後3年內提出

              申訴。但依前項各款規定有較長之申訴期限者,從其規定。

          五、檢具「性騷擾事件申訴書」,並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年齡、身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

                    號碼、服務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委任代理人者,載明其姓名、性別、年齡、

                    身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居所、聯絡電話

                    。委任代理人應檢附委任書。

              (三)申訴之事實內容及可取得證據(物證或人證)。

              (四)本人之簽名或蓋章。

              (五)申訴年月日。

          六、申訴人如以言詞方式提出者,受理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訴人朗讀或由申訴人自行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

              簽名或蓋章。

          七、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形可補正者,

              應通知申訴人於14日內補正。

          八、依行政程序法第22條及民法第1089條規定,未成年者之

              性騷擾申訴,應由其父母共同提出。

          九、申訴人或其授權代理人向本會提出性騷擾之申訴時,得於

              性騷擾申審會決議通知書送達前,以書面撤回其申訴;申訴

              經撤回者,不得就同一事由再為申訴。

          十、被害人(本會工作人員)因遭受性騷擾致生法律訴訟,於受

              司法機關通知到庭期間,得申請公假。

          十一、本會性騷擾事件處理流程如附件一,性騷擾事件處理單位及

                適用法令如附件二。

第九條  性騷擾申審會評議程序

          一、接獲性騷擾申訴案件,主任委員應於5日內確認受理申訴,

              並於7日內指派委員2人至5人組成專案小組進行調查,小組

              成員女性代表比例不得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具性平

              意識專業人員擔任專案小組成員。

          二、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為原則,並保護申訴人及

              被申訴人之隱私權及人格法益。

          三、調查過程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被申訴人充分陳述

              意見及答辯之機會。

          四、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五、調查結束後,由小組委員將結果作成調查報告書,提性騷擾

              申審會審議。

          六、性騷擾申審會評議時,得通知申訴人、被申訴人到場說明;

              並得邀請關係人、具性平意識專業人員或相關人員列席說明。

          七、性騷擾事件之被申訴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

              其對質。

          八、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

              告發、提起訴訟、作證、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

              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九、依性別平等工作法第13-1,被申訴人(本會工作人員)具

      權勢地位,且情節重大,於進行調查期間本會得先行停止或

     調整被申訴人職務;經調查未認定為性騷擾者,補發其停止

     職務期間之薪資。

          十、申訴案件應自提出起2個月內結案;必要時,得延長1個月,

             並通知當事人,延長以1次為限。申訴人及被申訴人如對申訴

             案之決議有異議者,得於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20日內,以

             以書面提出申復,並應附具理由,由性騷擾申審會另召開會議

             決議處理之。經結案後,申訴人不得就同一事由再提出申訴。

          十一、性騷擾申審會應對申訴案件做出成立或不成立之決議:

              (一)評議成立經調查屬實者,本會得視情節輕重,對

                    被申訴人(本會工作人員)依工作規則等相關規定為

                    懲戒或處理;或對被申訴人(服務對象/家屬)提出

                    口頭/書面警告、更換服務人員或終止服務。

              (二)依性別平等工作法第27條,本會工作人員或求職者因

                    遭受性騷擾,受有財產或非財產上損害者,本會及

                    行為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但本會證明確已遵行法定

                    各種防治性騷擾之規定,且對該事情之發生已盡力防止

                    仍不免發生者,本會不負損害賠償責任。

              (三)依性別平等工作法第13-1條,被申訴人(本會工作人員

      )權勢性騷情節重大者,本會得於知悉調查結果30日內

     ,對被申訴人不經預告終止勞動契約。

              (四)如涉及刑事責任時,本會應協助申訴人提出告訴,並向

                    地方主管機關申請處理。

              (五)性騷擾行為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本會得視情節輕重

                    ,對申訴人(本會工作人員)依本會工作規則等相關

                    規定為懲戒或處理。

              (六)評議結果應簽陳本會董事長核定後,移請事件權責主管

                    依規定辦理(本會工作人員)懲戒或處理有關事項。

          十二、若派遣勞工為性騷擾事件當事人,性騷擾申審會受理申訴並

                與派遣事業單位共同調查,將結果通知派遣事業單位及

                當事人。

          十三、書面通知地方主管機關應包括申訴書、訪談紀錄、相關會議

                紀錄、相關證物、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紀錄、通知當事人

                調查結果函及送達證明或雙掛號單。

          十四、本會工作人員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性騷擾,被害人若

                依性騷擾防治法第9條第2項後段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加害人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本會應提供

                適當之協助。

          十五、性騷擾申審會於受理申訴案件期間,委員應迴避之情況及

                處置: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委員應自行迴避︰

                       1.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三親等內姻親或曾有此

                         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2.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

                         權利人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3.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4.於該事件,現為或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二)委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1.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2.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三)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性騷擾申審會為之

                      ,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委員,對於該

                      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四)被申請迴避之委員在性騷擾申審會就該申請事件為

                      准駁前,應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

                      必要處置。

                (五)委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

                      申請迴避者,應由性騷擾申審會命其迴避。

第十條  性騷擾申審會不受理之決議

          申訴案件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本人之法定/委任代理人而代本人提出申訴者。

          二、同一事由申復經性騷擾申審會決議或已撤回後再提起申訴者。

          三、無具體之事實內容或未具真實姓名、服務單位及居住所者,經

              通知補正,逾期未於14日內補正者。

          四、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規定,而其情形可補正,但經

              通知申訴人後,未於14日內補正者。

第十一條  不服申復結果之救濟

          一、不服性騷擾申審會申復評議結果,或性騷擾行為人為本會

              負責人,申訴人得逕向地方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二、依性別平等工作法第32-1條,性騷擾之被申訴人為本會

              負責人時,於地方主管機關調查期間,申訴人得申請調整職務

              或工作型態至調查結果送達本會之日起30日內。

第十二條  保密責任

          參與性騷擾申訴事件之處理、調查及決議人員,對於知悉之申訴

          事件內容應予保密;違反者,主任委員應立即終止其參與,並得視

          情節依相關規定給予以懲處及追究相關責任,並解除其選、聘任。

第十三條  轉介諮商治療

          性騷擾申審會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若當事人有諮商或醫療等

          需要時,得協助轉介心理諮商或醫療專業機構,並提供社會福利

          資源或其他必要之服務。

第十四條  暫緩調查及評議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性騷擾申審會得決議暫緩調查及評議:

          一、申訴人提出暫緩評議之請求。

          二、其他有暫緩調查及評議之必要者。

第十五條  性侵害事件通報

          若發生性侵害事件,性騷擾申審會秘書應填寫「性侵害犯罪事件

          通報表」,經主任委員簽核後,通報地方主管機關。

第十六條  事後之追蹤考核監督

          性騷擾申審會應採取事後之追蹤、考核及監督,以確保性騷擾

          申審會所作決議之懲戒或處理措施有效執行,並避免相同事件或

          報復情事發生。

第十七條  經費

          性騷擾申審會所需經費由本會各業務單位相關預算項下支應。

第十八條  附則         

   本辦法由總會制度管理組編修,經董事會通過,董事長核定公告

          後施行;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