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緣起、簡介、展望

      台灣後山因為青壯人口外出謀生,人口高度老化,獨居和隔代教養情況嚴重。台東基督教醫院呂信雄院長有感於這些長輩除了醫療的需要外,還需要各種生活上的照顧服務,遂籌劃成立一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推動各項社會福利工作。基金會期望能效法宣教士服務的精神,以聖經「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取名為「財團法人一粒麥子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由周麗華女士慨捐一千萬元,於2002年11月向法院完成登記正式成立。

  基金會成立初期即投入老人服務工作,在社區設立老人日托站,提供長輩一個可以活動、學習和人際互動的場所,以落實「健康終老」、「原居老化」的理念。另外承接台東縣政府委辦的老人送餐、失能老人和身心障礙者居家服務,提供長輩生活的照顧服務。

  當我們進行社區服務時,除看到老人以外,再看到的就是一群兒童和青少年。他們的父母長年在外地工作;有些孩子的父母早已離異或不知去向。這些與老人家生活的孩子產生隔代教養的問題:孩子缺乏學習資源、中輟生的比率偏高、貧窮等,都是部落裡常見的問題。基金會開始思索能為孩子做哪些事情?2004年4月聯合勸募協會前來訪視,表達希望基金會能共同參與社區兒童閱讀計畫;之後有一個企業願意贊助我們在台東地區推展兒童、青少年的工作。2004年7月開始了兒童事工「帶孩子閱讀,給ㄊㄚ希望」的活動,接下來基金會召募一群志工,投入國小「故事媽媽」和國中「得勝者」生命教育課程的工作,透過說故事和得勝課程的教導, 讓 神的話語進入孩子心中。

  2005年4月也見到花蓮縣的需要。花蓮縣因幅員廣大提供服務不易,因此我們將服務觸角延伸到花蓮縣中區,在光復鄉成立「花蓮服務中心」。開始承接花蓮縣政府委託失能老人和身心障礙者居家服務、中低收入老人特別照顧津貼訪視督導工作,幫助許多長輩獲得協助。漸漸地,我們將台東的服務經驗移植到花蓮,成立老人日托站、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提供送餐服務,希望偏遠地區的長輩都能獲得良好的服務,提高生活品質。
    
   接著又因應宜蘭縣的需要, 2009 年三月前往宜蘭市成立「宜蘭服務中心」, 承辦復康巴士服務(十年長照交通接送服務)、宜蘭縣政府身心障礙者個案管理中心(溪南地區)、送餐服務等。

一、希望在目前基金會所提供的服務項目中,再加入更創新和精緻的服務,並建立基金會各項服務的標準作業書,追求更卓越的服務品質。
二、成為全國性基金會之後,將陸續在花蓮縣和其他縣市成立分事務所,將基金會的服務經驗散布到台灣其他縣市。
三、基金會拓展服務對象到老人、兒童、青少年以外的群體,基金會將再訓練服務其他弱勢對象的人力,讓基金會能提供多元和整合性服務。

老人服務事工方面:
一、為使老人日托服務更展現服務效果,將發展一套銀髮族體能活動課程,有系統地促進長輩健康,並以量化檢測的方式去了解長輩活動成效。另外重視長輩的健康管理,追蹤長輩健康狀況,達到健康照顧初級和次級預防的效果。
二、運用基金會過去在社區服務長輩的經驗到未來台東基督教醫院設立的老人關懷之家內協助受照顧的長輩,讓關懷之家照顧的長輩受到更多樣性和高品質的照顧。也促使基金會老人日托的督導學習從健康老人到失能長輩的照顧技巧,更提升專業能力。
三、成立老人服務教育和訓練中心,培植東部更多服務長輩的工作人力,並設計研發更多適合長輩的活動。

四、配合政府十年長期照顧政策,提供長輩更多元化的服務。

五、花蓮縣中區長期缺乏養護機構,基金會期待能在花蓮中區設置長期照顧機構,使當地民眾能就近獲得協助,並能成為花蓮縣中區長期照顧人力訓練的場所。

兒童服務事工方面:
一、兒童閱讀服務方案將從現在少數的點,透過行動書車,將閱讀服務方案的點拓展到台東縣內各鄉鎮,使更多孩子獲得閱讀的資源,進而提升學習能力,並開拓視野。
二 針對弱勢家庭兒童課業輔導班的孩童,除加強其課業輔導外,另外加入品格教育課程,訓練課輔 班的 老師成為品格教育種子教師,將品格教育帶入孩子的學習中,使這些孩子在德智體群方面皆獲得成長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