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5月14日在宜蘭縣大同鄉崙埤村成立「大同有福館」,每週兩個白天為年長者提供社區照顧服務,並針對當地家庭照顧者的需求提供支持服務,讓長照資源可以深入偏鄉,也提昇長輩的生活品質。
一粒麥子執行長林木泉說,一粒麥子自2011年起便在大同鄉設立老人社區日托站,至今已服務十年;這回設立有福館後,更有種「落地生根」的感覺。林木泉說,崙埤當地的社區組織與地方產業很活絡,要找到適合作為長照服務的場地不容易,尤其是公有場地更是搶手。而大同有福館的現址,過去曾為診所,後來診所搬到更山上的地方才空出了現在的空間。一粒麥子立刻與房東取得聯繫,順利租下場地。
林木泉提到,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從2018年起,運用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經費挹注,在花蓮、台東,以及台北市萬華區的老社區已陸續成立十一間有福館。而大同有福館為一粒麥子在宜蘭的首間有福館,期望將良好的服務模式與經驗,和宜蘭的鄉親們分享。
宜蘭縣政府衛生局長期照護服務管理所所長游淑靜說,感謝一粒麥子基金會在長照領域的投入,在多種服務項目中都可見到一粒麥子的身影。尤其大同鄉長久以來被衛生福利部列為照顧資源不足的區域,因此見到一粒麥子在此服務,感到特別欣慰。
大同有福館啟用後,會將服務許久的崙埤關懷據點遷入,讓在地的泰雅族長者可以來此參加關懷活動,中午一同共餐。一粒麥子副執行長兼宜蘭服務中心主任張竣傑提到,在既有的居家服務與長照交通接送服務外,有福館會有一組社工員駐館,舉辦家庭照顧者的關懷活動與團體,讓平時在家中守護年長者或身障者的主要照顧者,也能獲得照顧技巧與心靈關懷的支持。民眾可前來有福館詢問各種長期照顧服務的資源,必要時由工作人員並直接聯繫或轉介,享受如便利商店般的「一站式的服務」。民眾可於上班時段電洽03-9801816,與大同有福館聯繫。
張竣傑更強調大同有福館的「部落共生」與「互助共融」精神,將籌劃各種老幼共學、文化傳承,與園藝輔療的活動,讓在地的居民彼此更認識自己的族人。大同有福館的所在地,鄰近村落中的大同國小與附設幼兒園,學童們由師長帶領下徒步便可到達有福館,和長輩們一起活動。
張竣傑分析,大同鄉當地的青壯人口白天多半外出不在,甚至是平時就在外地就業。他希望夠過有福館牽線,讓附近居民都能認識、關心長輩。未來更期待能培養在地照顧力量,喚回社區集體照顧精神。
大同有福館現階段在每個禮拜二與禮拜五的兩個全天會開館服務,下半年的七月份起,會增加到每週三天;明年更期待可擴充至開放五天,讓有需要長照諮詢的大同鄉民,在週間上班時段都可就近找到洽詢對象,部落的長者們也可以隨時前來坐坐聊天。
除了自2011年起在大同鄉辦理日托站服務,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宜蘭服務中心也從2014年起接受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委託,在大同鄉辦理「偏遠地區推動社區照顧試辦計畫」,作為整合偏鄉長期照顧資源的先驅嘗試。至2017年政府「長照 2.0 計畫」正式上路時,一粒麥子也承接A、B、C 計畫,共同參與長照服務提供。
當日出席啟用儀式的來賓,還有立法委員孔文吉辦公室主任楊金次、宜蘭縣政府社會處林赭脗先生、大同鄉公所代表、大同鄉鄉民代表會主席賴文富與代表楊金源、大同鄉衛生所代表,以及崙埤村長張春治等。
▲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舉辦「大同有福館」的啟用儀式。
▲一粒麥子執行長林木泉(中)與立委孔文吉辦公室主任楊金次(右二)等人出席「大同有福館」啟用儀式。
▲在地泰雅長者以舞蹈慶祝慶祝「大同有福館」啟用。
▲宜蘭縣府衛生局長照管理所所長游淑靜說致詞感謝一粒麥子在長照領域的投入。
▲一粒麥子執行長林木泉感謝各界協助,讓大同有福館得以「落地生根」。
▲一粒麥子副執行長張竣傑強調大同有福館與部落共生、互助共融的精神。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