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我的眼

文/結金球

攝影/林亞綺

  那天走訪了坐山望海的金峰日間照顧中心,發現每位長輩都有自己專屬的寶座。看似簡單的座位表,著實不簡單

  原來,照顧團隊會綜合考量每位長輩的身體功能及期待增進彼此互動,妥善安排誰跟誰坐在一起,以達到能自立也能彼此相顧的目標。

142-3.jpg潘阿姨對面坐的是桌長,左邊是坐輪椅的長輩

  擁有護理及社工專業背景的金峰日間照顧中心機構長王李淑燕透露當中的端倪。「例如:每桌都有一位『桌長』,負責協助當桌的同學失能長輩,特別是中風的,左側偏癱和右側偏癱的坐一起,因為可以成為彼此的左右手,做勞作或是需要雙手完成的,彼此協助,進而就有互動。失智症長輩的定向感混亂,旁邊坐一個很會安撫的。

  獨居的潘阿姨去年二月成為金峰日照的服務對象,年過六旬的她是一位視障人士她的視力在小時開始退化,因家境問題及就醫困難而失去醫治良機,導致視力嚴重惡化

  潘阿姨進到日照的第一天,照顧服務員先帶她定位,幫助她適應方向及位置。在關鍵的座位配置上,她右邊坐了一位智能障礙但理解功能性非常好的長輩,左邊是一位坐輪椅的巴金森氏症長輩,正對面是一個身體功能好能理解的失智長輩(桌長)

  換句話說,照顧服務員、桌長、左右兩邊的同學就成為潘阿姨的眼睛。日照團隊也積極陪同潘阿姨就醫,試圖尋求一線「視」機。

  2014年三月,東基公益第一個日照中心在台東縣關山鎮成立了,自此偏鄉日照的希望藍圖就從「花東縱谷」出發,逐步延伸到需要的地方。

  透過資源的積極連結,以修繕或自建、以承辦或自辦的方式,陸續成立了七個日照,十二月關廟日照即將啟用,正在興建中的是光福日照,籌建中的是瑞福關福日照

  在日照,長輩互為幫補,不但有像潘阿姨這樣你是我的眼,還有更多的是「你是我的手」、「我的腳」、「我的肩膀」……就這樣,彼此成為一家人。

偏鄉日照建置計畫
愛心專線:(089310-000

一粒麥子雙月刊142期(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