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艱辛的陪伴路上 我們與您一起走過

鄭伯在家人相繼過世後,照顧的重擔落在唯一的親人──妹妹肩上。妹妹要照顧自己的家庭,還要每日往返哥哥家準備三餐、協助沐浴,陷入同時顧兩個家的困境。光復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啟用後,為兄妹倆帶來不一樣的盼望……

文、攝影/一粒麥子基金會花蓮服務中心光復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社工員 王耀輝

  鄭伯一大早就在家門口等待交通接送車,這輛車每天會在八點十分左右出現在鄭伯家門前只要看到車子的到來,鄭伯臉上總會露出燦爛的笑臉,因為鄭伯知道他今天要去的地方是光復老人日間照顧中心

  鄭姊在哥哥鄭伯還沒到光復日照之前,每天一大早起床,除了要張羅家庭的早餐、小孩的書包外,還必須拎著多買一份的早餐,送到今年五十三歲的哥哥家為了就是哥哥無法自己處理早餐,所以在早上上班之前,還得多繞一段路送達哥哥的手中。不只是早餐,中餐、晚餐亦然,都必須抽空幫哥哥準備餐點。當然,除了三餐的預備,免不了生活日常照顧的部分,像是衣物洗滌、身體清潔、家務處理陪同就醫等。

  因為哥哥自幼即患有小兒麻痺與智能障礙,需仰賴家裡的人協助一切生活日常照顧等到哥哥年紀大了,家裡的親人也接續回到上帝的懷抱而無法照顧在旁時,像這樣的重擔即落在鄭姊的肩上。然而鄭姊也有自己生活上的壓力,又有哥哥的另一種負擔,在尚未有日間照顧服務之前,使得鄭姊照顧壓力鉅大,可說是全年不打烊的照顧哥哥。

  自去(2014)年聖誕節開始,花蓮縣境內第一家社區型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光復日照正式提供服務,鄭姊二話不說第一個排隊報名因為鄭姊知道光復日照可幫忙她減輕照顧的壓力、舒緩家庭照顧者的負擔。社區式的光復日照除了可以協助家屬備餐、身體清潔,並教導生活自立訓練,譬如家務處理,現在鄭伯進步的程度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甚至漸漸的會協助日照中心的廣場掃地、自行鋪床,中午用膳時會自動自發地拿起抹布幫忙清潔擦拭,這些都是鄭姊想都想不到的地方呢!

  「日間照顧」對於花蓮縣而言是一個較新穎的名詞,在長期照顧十年計畫裡頭,與「居家服務」、「家庭托顧」三者合併為照顧服務。而日間照顧所提供的服務,是讓白天在家中沒有親友陪伴的長者,可到日照中心接受服務,減輕家屬白天無法照顧的負擔。以前有托兒所,現在也有托老所了,這就是日間照顧中心的宗旨:白天接受專人照顧,晚上返家與親人相聚,是老人照顧服務的新選擇。

  剛開始推動光復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的事工時,多數民眾還不太瞭解,一聽到「日間照顧中心」這幾個字,往往會聯想到現有的一般養護中心、護理之家等,以為長輩與家屬的連結會因此淡化,讓民眾有卻步的情形產生。另一方面,在前往長青學苑等學習性質的單位宣導時,也曾被質疑以為日照中心是要去搶學生的!經由說明瞭解彼此是陪伴不同失能程度與照顧需求的長者後,才慢慢解開誤會。這些情況,都可說是花蓮第一家老人日間照顧中心避免不了的挑戰。但是光復日照堅信一步一腳印,只要工作夥伴間的合作無間、日照服務的照顧品質受到肯定,上帝必定讓我們看到更多需要照顧的長者,並攜手挑戰這些困境。

  週一至週五傍晚四點左右,這輛光復日照的交通車又載送著鄭伯返家這不僅僅只是接送長輩的車輛而已,而是載著每日滿滿的喜樂與希望,因為照顧失能長者的遙遙路途上,有我們光復日照陪您一起走過。

109-4.jpg鄭伯(圖左)自動自發地拿起掃把,一起來維護光復日照的清潔。

109-3.jpg光復日照的交通車週一至五接送長輩往返中心與家裡。

偏鄉日照建置計畫
愛心專線:(089310-000

一粒麥子雙月刊109期(2015.06